|
![]() |
欢迎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、溧阳市人民医院网站! |
【技术】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开展首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| ||||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 ||||
近日,我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在申跃云主任的带领下,成功为一名27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首例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。 这是继今年成功开展市首例冠状动脉封堵术、院首例冷冻消融术后,心内科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。 病例介绍 患者姓名:陈女士(化名) 年龄:27岁 病史概述: 陈女士(化名)近半年来频发胸闷心悸,经心脏超声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。考虑到传统手术创伤大、恢复慢,心血管内科团队经反复讨论,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介入封堵技术。"该技术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预后好等特点,通过建立血管通路即可完成精准封堵,是当前首选治疗方案。"申跃云主任在术前评估中说。 经过与家属反复沟通,术前精心准备,3月4日,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孙伟教授的指导下,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申跃云、副主任医师彭燕飞凭借精准的导管操作技术,经股动脉建立通路,由导丝将封堵器精准输送至未闭动脉导管处。术中造影实时监测显示,封堵器完美贴合病变部位,术后超声证实无残余分流,手术全程耗时1小时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 近年来,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精准突破技术难点屡创佳绩,通过熟练掌握IVUS及OCT等多项技术,提高了手术安全性,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,使心血管患者得到了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。 申跃云主任表示,我们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让老百姓健康有'医靠'”。 知识链接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重要血流通道,在出生后因废用而发生解剖及功能上的闭合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,动脉导管可能延迟闭合,如动脉导管持续开放,即为动脉导管未闭(patent
ductus arteriosus,PDA)。 PD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,其发病率约0.5%,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%~10%,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。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,动脉导管细小者可无临床症状,1岁之前可自然关闭,未关闭者可手术治疗,除少数失去治疗机会外,总体预后良好。 我院心内科介绍 我院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传统优势学科,自2006年被确立为常州市临床重点学科以来,科室在几辈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专业人才不断增加,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专业医疗设备不断更新,学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,在医疗、教学、科研等方面成绩卓著。 科室设有冠心病监护病房(CCU)、抢救病房,配有中心心电监护系统、新式心电图机、除颤仪、动态血压仪、动态心电图仪等先进仪器。对本专业多发病、危重病症如:心肌梗死、心绞痛、心衰、高血压、肺栓塞、心肌病、周围血管病等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 心脏病介入诊治是本科的特色,目前在本市处于领先地位,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;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;先天性心脏病(动脉导管未闭、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)介入封堵治疗;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;起搏器安装治疗缓慢心律失常。率先在本市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了“生命绿色通道”,实行24小时全天制度,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直接冠脉支架术,极大地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。 | ||||